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济宁十三五规划:加速济宁都市区融合发展

济宁日报  2015-12-14 14:51

[摘要] 中共济宁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三次全体会议精神,研究了“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就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制定“十三五”规划提出以下建议。

 

三、坚定不移推进协调发展,开拓发展新空间

(一)优化提升区域发展布局。完善规划对接、政策协同、产业协作联动机制,加快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配置,构建“一体两翼、三带协同、板块支撑”的区域发展格局。

一体两翼协调联动。加快形成以中心城区为主体,东部微山——邹城——曲阜——泗水、西部金乡——鱼台——嘉祥——汶上——梁山为两翼的市域空间结构,促进优势互补、均衡发展。加快任城区区域性商贸中心和智慧城市示范区建设,提升兖州区枢纽型物流中心功能,推动济宁高新区建设一流科技新城,突出太白湖新区行政文化中心地位,支持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西部产业新城。把突破东西两翼作为推进市域一体化的关键来抓,打好各自优势仗,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带协同发展。完善京杭运河经济带水陆联运功能,加强与长江黄金水道的对接,带动现代物流、临港产业、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抢占新运河时代发展先机。依托京沪高铁和鲁南快速铁路建设,与全省同步规划“高铁创新走廊”,形成横贯东西、辐射南北的高铁经济带。加快泗河综合开发,形成连接都市区各大板块的纽带,打造具有防洪安全、生态景观、文化旅游、要素聚集功能的泗河产业带。

四大特色板块支撑。充分发挥重要区域的拉动作用,形成多个新的经济增长极。以济宁高新区和任城区为核心,完善“一核多园”产业布局,建设全省信息技术产业基地。以曲阜市、邹城市、泗水县为核心,建设曲阜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以微山湖为中心、太白湖新区和环湖县区为主体,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建设微山湖生态经济区。以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先进制造业,形成区域商贸物流区。(二)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发展。坚持“中心突破、组群发展、城乡统筹、梯次推进”,深入实施城镇化追赶战略,构建中心城区为主体、县域城市为支撑、小城镇为基础、农村新型社区为单元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完善居住、就业、教育、文化、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体系。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开展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疏解老城空间。稳步推进国家和省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加大城市景观及河岸开发、生态园林、公共空间等建设力度,传承城市文脉和肌理,推进老城有机更新,做好水的文章,建设精致城市,展现城市特色风貌。坚持以人为本、源头治理、权责一致、协调创新的原则,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

加速济宁都市区融合发展。按照济宁都市区“5+3+2”(任城区、兖州区、曲阜市、邹城市、嘉祥县5个行政区,济宁高新区、太白湖新区、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派出区,曲阜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山东济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个功能区)的发展格局,强化规划管控,推动各大板块“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相向发展”。按照“组织管理、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四个一体化的要求,以重大项目为牵动,加快实施中心突破、生态提升、文化引领、交通先行、体制创新“五大战略”,加快都市区融合发展。以交通网络、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民生服务为突破口,制定任城区、济宁高新区、太白湖新区与兖州区一体发展的措施办法,强化中心城区,引领都市区融合发展。

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实施县域经济提升计划,鼓励争先进位、竞相发展。统筹规划产业集聚区、人口集聚区、综合服务区、生态保护区等功能分区,老城改造与新区拓展齐抓,功能提升与产业发展并举,促进各类要素集聚。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培植壮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重点培育一批特色城镇。深化强镇扩权,强化镇域经济根基作用。完善提升省级重点小城镇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打造一批工贸物流重镇、现代农业强镇、文化旅游古镇、养生休闲名镇。按照县域副中心和区域经济文化中心定位,把市级小城镇示范点建成具有城市功能形态的小城市和卫星小城镇、生态特色镇。

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围绕“产业生态、环境优美、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目标,加大村庄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力度,梯次推进环境整洁村、生态文明村、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以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整治空心村为方向,传承乡村地域文化特色,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带。建立美丽乡村建设长效机制,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三)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发挥我市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代表性城市。

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视察山东视察济宁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加强和改进思想宣传文化工作,把弘扬传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通过法律和政策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导向。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净化网络环境,传播正能量,倡树新风尚。

弘扬传统文化建设首善之区。围绕打造道德建设模范区,实施乡村儒学、社区儒学、孔子学堂、尼山书院推进计划,着力推进儒学大众化民俗化,培育彬彬有礼、崇德守信、和善向上、忠孝仁义的儒韵民风;围绕打造文明和谐示范区,积极开展传统文化“六进普及工程”

深化拓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民文明素质,争创文明城市;围绕打造儒家文化传承区,推进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世界儒学文献收藏中心、国家大遗址曲阜片区保护、孔子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济宁曲阜分院、“三孔”彩绘保护维修工程等一批基础性、先导性项目建设,扩大儒家文化走向世界的深度和广度,建设弘扬中华文化的首善之区。

建设曲阜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抓住国家和省大力支持曲阜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的重大机遇,全面对接国家文化战略,以示范区建设牵动传统文化的转化创新,系统策划一批重大文化项目,全面启动文化招商,加快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加快建设儒家文明传承创新区、文化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

打造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教育培训基地。抓住用好中组部、中央党校和省委支持济宁建设干部政德教育基地的机遇,不断完善干部政德教育框架体系和运行模式,打造独具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做大教育培训产业,建成有影响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儒商国学培训基地、教师师德培训基地和有国际影响的儒学研修基地。

打造儒学研究传播高地。全面落实习总书记“四个讲清楚”的要求,依托孔子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打造儒学人才高地,建设世界儒学研究中心,组织和推动海内外学习、研究、传播孔子儒学活动,讲好“孔子故事”,构筑起凝聚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全方位提升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平台,高水平办好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和世界儒学大会,不断扩大孔子文化品牌的世界影响力。

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把文化产业作为建设文化强市的战略举措和重要抓手,促进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体育、农业、制造业融合,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国学研修、旅游演艺、文化休闲、影视动漫、新媒体等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以曲阜文化产业园为突破口,发挥儒家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水浒文化、佛教文化等独特优势,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聚区、骨干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

积极推进文化改革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增加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实施济宁市文化中心、大运河历史文化长廊等一批重大文化工程,促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加快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整合用好各类公共文体设施和服务资源,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进鲁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大运河南旺枢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街区风貌的传承复兴。加强文化人才培养,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新型智库。(四)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适度超前、统筹兼顾、综合衔接、网络集成、绿色发展原则,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共用。

构建“水陆铁空”大交通体系。合理规划港口布局,加快实施京杭大运河济宁段“三改二”工程,全面提升航道等级,形成“一干多支”的内河航道网。以规划建设“三高三大三连”公路项目为重点,提速推进济徐高速、跨微山湖高速、范梁高速和环湖大道、泗河观光大道、中心城区大二环等重大项目,规划建设至快速铁路、新机场、港口的公路连接线。加快水陆旅游快速通道建设。加快国省干线升级改造,实施农村公路提升工程,实现县县通高速。建成运营鲁南快速铁路,启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新建济宁曲阜民用机场,开通空运国际口岸,加快通用航空发展。

建设现代水网体系。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开展雨洪资源利用,贯通城乡河湖水系,提高水资源调配能力,构建“南北贯通、东西互济、蓄引结合、河湖相联”的济宁现代水网,确保水活流清,建立“河湖健康、人水和谐”的长效机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形成城乡一体的集中供水网络。推进现代生态灌区建设,强化涝洼地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现蓄滞洪区安全运行,提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支撑能力。

完善市政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城市快速公交系统、城市慢行系统、停车场,规划建设高架路、立交桥、地下通道,确保城市道路安全畅通。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构筑集信息传递、能源输送、排涝减灾、废物排弃等于一体的城市生命线。优化城乡供热格局,实施县级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加速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城乡垃圾场站建设,优化完善餐厨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五)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发挥我市基础设施完善、产业体系完备、双拥共建领先的综合优势,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健防动员体系,开展人防工程综合利用。加强军地之间需求对接、布局统筹、战略协调、规划衔接和政策落实,提高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能力。整合利用军地科技资源,优先发展先进适用的军民两用技术。支持驻军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持续争创双拥模范城市。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