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济宁模式"

济宁日报  2015-12-10 00:30

[摘要] 继2013年投资20亿美元的美国惠普项目落户以来,美国甲骨文、中兴通讯、中科智造、软通动力、大唐高鸿等一批国际知名IT企业集群式落户,信息产业每年以40%以上的速度爆发式增长,形成了IT信息软件、LED、光通信等产业集群。

 

“腾笼换鸟”,创造信息产业新增长极

初尝转型成果的济宁并没有就此止步。

济宁市地处华北平原腹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京杭大运河贯通,漕运便利;高铁、高速公路、航空、内河水运等交通顺畅;曲阜孔庙香火旺盛,人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并且拥有山东推土机、中国重汽等重型制造企业。然而,无论物流、旅游还是重型机械制造业,都难以独立形成对济宁未来整个经济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来看,存在两个杠杆:其一是投入高效率产业的杠杆,即通过生产要素从效率低的产业部门到效率高的部门的转移实现经济增长。其二是投入高效率地区的杠杆,即将有效的生产要素资源投入到那些具有高效率的地区实现经济增长。

济宁把眼光瞄准了信息产业这一高效率产业部门,着力把自己打造成富有吸引力的高效率地区。

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大致包括两类:一类是直接进入生产过程的,亦即投入的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资源、技术等;另一类是形成生产环境的,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指基础设施条件、相关产业的布局条件等,软环境则包括经济制度、管理方式及组织形式等等。济宁完全可以创造出富有区域竞争力的硬环境和软环境。

而在市场全球化的今天,由于通讯的便利和市场指向的加强,跨国公司完全可以把生产的各个环节布局在不同的地域,各个分厂分工协作;一家公司的管理和研发总部、生产工厂、销售部可以布局在不同的地方,这种情形日益普遍。济宁必须创造条件吸引国内外IT巨头入驻。

基于上述判断,济宁对于资源的认识不再局限于对现有资源的开发,而是通过积极努力,综合利用和发挥各种资源的聚合效应,将本地业已发展起来的物流、旅游、重型机械制造等产业连接起来,集成发展。

济宁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作为“孔孟之乡”,尊师重教传统悠远,人口素质、文化教养颇高。加之通过前期工业经济转型战略的实施,济宁业已拥有机械制造和高技术产业的深厚基础。因此,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后盾、信息服务为外延的综合性信息产业,济宁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因此,近两年来,济宁决定从发展信息产业实现突破,把信息产业当作城市转型升级的先导性、引领性产业来培育,提出了打造“新硅谷”的宏伟目标。

首先,着力招大引强,吸引众多IT企业巨头落户济宁。通过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吸引了惠普、甲骨文、中兴通讯、中科智造、文思海辉、软通动力、大唐高鸿、上海钢联等一大批知名IT企业集群式落户济宁,并且与英特尔、微软、希捷、萨普和阿里巴巴、华为、神州数码等IT行业巨头跟进洽谈对接。截至目前,全市已落地在建信息产业总投资达561亿元,近期有望落地项目总投资可达321亿元。

其次,通过“龙头“培育引领,不断壮大济宁信息产业集群。随着鼓励支持信息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的逐步兑现,济宁信息产业企业实力不断增长。2014年,全市信息产业业务收入320.1亿元,同比增长44.6%,今年上半年信息产业收入、利税、利润均有大幅度增长。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信息产业企业已突破176家。

第三,人才优先,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扎实推进“两化融合”。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实质,不仅是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更是人力资源结构的转型与提升。人才资源是资源、核心要素,有了人才就有了不断拓展的新兴市场,就有了各类要素的不断集聚。近年来,济宁坚持人才优先的发展战略,相继出台了鼓励创新、吸引高层次人才的系列优惠政策,市政府建立科技人才培养基金,设立科学技术高奖,建设人才公寓,完善人才评价考核机制等,努力营造出一个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人才成长环境。通过实施海外人才引进“511”计划和国内人才聚集“百千万”工程,目前全市已先后引进了16位“千人计划”专家,引进硕士以上人才6751人,形成了高端人才集聚的“济宁现象”。济宁被列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拥有企业技术中心7家、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院士工作站41个。

惠普软件大中华区战略发展总监马莉莉在谈到为什么在全中国几十个备选城市中终选定济宁时表示,惠普作为世界500强和软件开发应用巨头,在中国的发展战略布局主要是基于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内需市场,在选择投资目的地时,更加看重是否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能否形成集聚效应,产业能不能做大做强,员工有没有工作尊严。而济宁的产学研基地的建设模式,在人才和产业发展理念上与惠普高度一致,这是惠普项目落户济宁的重要原因。

第四,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智慧济宁”。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好比一个链条,从主导部门传导到其他部门。政府投资公共部门,尤其是基础设施,目的是造成良好发展的外部环境。济宁是国家首批信息消费试点市、国家北斗产业化应用基地,还是首批TD-LTE试验网建设城市、山东省批“无线城市”,4G网络覆盖率达到90%以上,也是山东省个采用国际先进的IMS技术彻底改造传统网络的全光网城市。2014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672亿元,同比增长40%。“智慧济宁”建设快步推进。

按照济宁市《建设省信息技术产业基地的行动计划》,在未来3年里,济宁将着力打造成为山东省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并重点围绕软件产业、智慧城市产业、大数据产业等展开工作,实现建设信息产业“硅谷”这一宏伟目标。首先,推广应用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并行设计、虚拟制造等数字化设计技术,实现工业产品设计研发的数字化;其次,以信息化改造传统装备和生产工艺,提高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加强对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各个流程的控制,推进管理方式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后,以重点工程建设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切实抓好骨干龙头企业融合示范工程、电子商务普及应用工程等六大重点工程建设,依托惠普、中兴、甲骨文等产业项目,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工业结构、产品结构转型升级。

为实现这一目标,济宁果断打出扩大招商、基金引导、建设集群三招组合拳。扩大开放是重中之重,济宁把招商引资与引进人才、引进院所、引进平台放到同等位置上,把“京沪广深”作为招商重点区域,加快招大引强步伐;同时,基金引导将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以政府基金为引导,发挥杠杆作用,吸引国内外产业资本、金融投资以及相关中介机构集聚济宁,在全市构建多层次股权融资服务体系;形成集群效果是做大做强的根本途径,为此,济宁将按照以应用市场招引知名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再产业化发展的思路,重点承接制造业项目。同时,建立产业联盟,带动本地企业快速发展,形成若干信息产业集群。

在新一轮产业变革面前,传统的一线与二线之分、中心与外围之分趋于消减,济宁要抓住“两化融合”的历史机遇抢占发展先机。

延伸阅读:

济宁发展文化产业大力推进文化设施建设

济宁创卫并未入选国家卫计委公示名单

济宁创建智慧城市 城区将实现免费wifi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本文导航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