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开发商使出两绝招自救:升级产品 调整结构

每日经济新闻  2015-02-02 00:00

[摘要] 绿城和融创不约而同瞄准刚需市场,让业界疑惑:面对疲软的市场,高端住宅开发商是否也面临转型的压力?

“以往绿城40%~50%左右的销售额来自给富有群体造住宅,2015年开始,绿城会做一个调整,这一板块可能只占10%~20%的份额。”绿城中国董事长宋卫平1月23日在青岛的一次业主和媒体的交流,引发了业界震动。很多人没有想到,在国内深耕高端住宅领域的绿城居然也开始为白领建房。

在绿城调整产品结构的背后,是日趋严峻的市场环境。宋卫平甚至提出,向小米创始人雷军学习,做利润只有不到7%的产品。激烈的市场份额竞争,也许会让本来毛利就在不断下滑的地产业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产品结构调整

据报道,宋卫平在上述交流会上曾透露,未来绿城将为中国城市主要的群体“白领”建房,尽可能推动80后、90后城市白领的生活品质、丰富程度和生活幸福程度,这是回到绿城后要做的事情。

几乎在宋卫平发表上述讲话的同时,绿城曾经的合作伙伴融创也传出了收购佳兆业的消息。和融创定位高端消费市场不同,佳兆业是一家以刚需产品为主打的房企。

绿城和融创不约而同瞄准刚需市场,让业界疑惑:面对疲软的市场,高端住宅开发商是否也面临转型的压力?

业内分析师杨科伟表示,根据调研,从2010年开始,市场48%的购房者就是为了改善需求。因此他对绿城转型“刚需”的想法的正确性有所怀疑,因为刚需并不成为未来房产市场的主力。

对此,绿城方面表示,所谓转型“刚需”,是媒体的一种误读。根据此前的了解,绿城所针对的白领购房人群年收入也要达到30万元左右,和通常意义的刚需存在一定的差距。

宋卫平的一位助手告诉记者,宋卫平所说的白领应该指的是中等收入人群,有些人虽然不是白领,但收入却并不低。这些人有改善居住的需求,也可以视为“刚需”的一种。

但绿城产品结构将有变化,这一点是肯定的。

这种改变和购买力有一定的关联,如今改善型需求购买的主力户型在90~120平方米。而80后、90后的生活习惯和60后、70后不同,家庭的小型化,使得消费者对居住空间的需求变小。

杨科伟表示,目前的改善型产品不像此前那样大幅增加户型面积,和目前土地出让价格较高有关,开发商要控制总价,就必须要缩小建筑面积,以保证楼盘的销售。

盈利模式变化

户型面积无法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开发商怎样吸引改善型消费者入市买房?杨科伟说,开发商主要通过增加硬件和配套来实现。

比如,上海大宁金茂府项目就安装了抗霾防PM2.5系统、全屋软水净水系统、智能家庭控制系统等十二大科技系统,用高科技全面提升楼盘的品质,以和周边乃至整个北上海的对手差别化竞争。

记者梳理海尔、小米等智能家居企业的合作房企发现,前30强的房地产企业中,已有超过15家企业和上述两家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世茂集团副总裁蔡雪梅在多个场合提出,未来房地产开发的盈利模式,将从主要靠土地增值获利,转向依据“人性需求”开发获利,住宅成为一种可以接入医疗、教育、超市、保险、家居等各类商品和服务的新的移动互联网平台。

潘石屹宋卫平冯仑等都表达过类似观点,提出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创新盈利模式。

张化东表示,智能家居、低碳科技等产品,正是房地产企业搭建住宅互联网平台所必需的硬件,将是未来开发商创新盈利模式的关键。

而对房企来说,房屋售出后的服务,也是弥补产品升级后利润压缩的必经途径。只有大量增加服务领域的盈利,开发商才能在产品升级后不涨价,进而达到快速周转,提升更多市场份额的目的。

延伸阅读:

楼市下行态势减速 房价环比下跌城市数量减少

房企转型求生房价反弹 刚需客户购房需尽快

房地产业遇全面颠覆 只有地价“逆势”创新高

 

住建部将推官办租房信息平台 鼓励开发商做“公” 扬子晚报 2015.1.15

昨日住建部发布培育住房租赁市场的指导性文件,未来政府有望建立官办租房信息平台,在供个人发布信息的同时呈现中介信用档案,鼓励社会“公”发展,支持开发商持有出租房源。业内人士认为过低的租售比将是这个计划推行时大的障碍。

主推部门:住建部

出租人:可随时发布出租房屋的区位、面积、户型、价格等信息

承租人:可发布租赁房屋的需求信息

房地产中介机构:公布经备案的中介及从业人员信用档案

实施阻碍:单靠出租四五十年才能回本,开发商能接受吗?

鼓励“公”,支持开发商变售为租

这份《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将建立住房租赁信息政府服务平台,出租人可随时发布出租房屋的区位、面积、户型、价格等信息,承租人可发布租赁房屋的需求信息,并逐步实现平台对接。此外,该信息平台还将具备为房地产中介机构备案提供方便,公布经备案的中介及从业人员信用档案的功能。有条件的城市,要逐步实现房屋租赁合同网上登记备案。

在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方面,该《意见》提出将培育经营住房租赁机构,鼓励成立经营住房租赁的机构,通过长期租赁或购买社会房源,直接向社会出租,或根据市场需要进行装修改造后出租。实际上,目前在租房市场上常见的“公”,就是这类租赁机构的雏形。除了鼓励“公”的发展外,该《意见》还鼓励有条件的开发商将新建商品房(资料、团购、论坛)中长期持有部分房源,通过与住房租赁公司合作等方式用于向市场租赁,或转成租赁型养老地产和旅游地产。

分析:四五十年才回本,哪个开发商肯干?

对于这份刚出台文件,南京我爱我家市场部经理胡涓娟认为方向是好的,租房市场系统化管理确实刻不容缓,但实现的道路是较为困难的。胡涓娟表示,相比二手房(房源、代理、租房)交易市场,住房租赁市场如何做到信息收集是大的问题。主要因为租房成交时间短,各种长租、短租、二房东出租等情况在系统上无从鉴别。因此这个信息平台建立不难,但要实现网上备案和管理不太容易。

胡涓娟认为,目前中国各地的房屋租赁市场,大问题是绝大多数房源掌握在个人手上,而同时房屋租售比的悬殊,让房东们只会把出租当做短期过渡手段,卖房才是终目的。如果个人不愿意签订长租协议,政府无法干预,租客也没有安全感,往往有了一定储备基础就选择买房。根据我爱我家的数据测算,一般月租3000元左右的租房族,只要能付得起首付,基本都会转而选择买房。看得出来这份《意见》是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希望能通过经营性租房公司和开发商变售为租来解决这个问题。鼓励经营性“公”公司发展是一个可行的方向,但由此可能衍生的合租、群租等问题也需要一并考虑到。

而对于支持开发商将一部分新建房源变售为租,其难度可能更大。首先对开发商而言,成本回收是首位的。胡涓娟举例表示,根据中介机构测算,目前南京市区内一套200万元左右的住宅,月租金能达到4500元左右已经很不错了,平均租售比基本在1:45左右。这意味着一套成品住宅,如果单靠出租,要45年才能回本,这还不考虑财务成本,因此很难有开发商能够承受。即便是有利于出租和管理的酒店式公寓项目,目前基本所有房企也都是选择出售,而不是直接自持出租。

延伸阅读:

楼市下行态势减速 房价环比下跌城市数量减少

房企转型求生房价反弹 刚需客户购房需尽快

房地产业遇全面颠覆 只有地价“逆势”创新高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